相關文章
工作進行中 (#8)
在開發一款新字體的初期,我們通常會制定一些標準,作為日後字體量產階段的參考。除了大家熟悉的筆劃、部首等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維度,就是字體的濃淡度。如圖所示,透過統計橫向與豎向筆畫的多少、以及包含不同部首的複雜性,可以幫助我們把屬於類似結構的字…
工作進行中 (#4)
「地鐵宋」起初的造型設計,出現在1982 年的《地鐵導向系統設計指南》文件裡。其中收錄的漢字主要是為了滿足指示牌及站名的所需用字,字數不多,涵蓋的部首也有限。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初代「地鐵宋」① 的書寫風格:它參照了早年照相植字玻璃板的字款,…
工作進行中 (#5)
在亞洲,許多城市都是國際化的大都會,對雙語資訊的要求以及相應字體的匹配,是最普遍和必須滿足的需求,尤其在大型交通運輸網絡的導向系統中。我們在設計「地鐵宋」的時候,也會重視漢字與拉丁字母之間的關係,全新制作同類型的英文字體作搭配。 不知道大家…
你知道嗎? (#5)
在香港的大家早已經習慣了使用八達通卡搭地鐵。八達通卡和地鐵有如天生一對,一卡在手、直行直過,方便至極。在未有八達通卡的時候,每次搭地鐵之前則要先購買車票。排隊購買、抑或在自動售票機購買。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記得,但你知道第一款地鐵車票是長甚麼…
工作進行中 (#6)
漢字有記載事件、表達情感等功能性,同時也有給予視覺美感的藝術性。從基本筆劃到部首,繼而到整個字的字形結構,所展示的風格帶有豐富且優美的視覺享受。在過去的數週,我們致力於「地鐵宋」的整體設計,經歷了由簡單的一筆一劃到部首分類,至今已創建了百多…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