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文章

工作進行中 (#7)
數週前我們展示了一些尚在製作中的字,並介紹了它們結構的特點。如果跟目前常見的宋體作比較,其字形體系中的裝置的確是有一點點的不同,因此也有人會誤解其為錯字。回顧漢字的發展歷程,會清楚看到字體本身一直在演變,特別是印刷字體,一般稱之為異體字。造…

工作進行中 (#4)
「地鐵宋」起初的造型設計,出現在1982 年的《地鐵導向系統設計指南》文件裡。其中收錄的漢字主要是為了滿足指示牌及站名的所需用字,字數不多,涵蓋的部首也有限。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初代「地鐵宋」① 的書寫風格:它參照了早年照相植字玻璃板的字款,…

工作進行中 (#6)
漢字有記載事件、表達情感等功能性,同時也有給予視覺美感的藝術性。從基本筆劃到部首,繼而到整個字的字形結構,所展示的風格帶有豐富且優美的視覺享受。在過去的數週,我們致力於「地鐵宋」的整體設計,經歷了由簡單的一筆一劃到部首分類,至今已創建了百多…

工作進行中 (#3)
傳統雕版印刷字體的形態和特徵,體現在很多書寫的地方,例如俗稱「草花頭」的部首。對於這個部首,我們會跟隨初代「地鐵宋」的風格,把它的造型分成兩個呈十字形分佈的組合來處理。從設計美學的角度來看,這種寫法與現代常見的「一筆橫劃」在外型上有較大差異…

你知道嗎? (#5)
在香港的大家早已經習慣了使用八達通卡搭地鐵。八達通卡和地鐵有如天生一對,一卡在手、直行直過,方便至極。在未有八達通卡的時候,每次搭地鐵之前則要先購買車票。排隊購買、抑或在自動售票機購買。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記得,但你知道第一款地鐵車票是長甚麼…